欢迎访问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廿载报春晖:总书记擘画的创新载体结出硕果

在浙江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一粒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播撒的科创种子,结出了累累成果,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上的亮眼名片。11月1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浙江发布”发表题为《以自主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专题报道。报道指出,作为总书记在浙工作期间推动落地的重大创新载体,我会理事长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深度融入浙江自主创新大局,有力支撑了浙江迈向自主创新大省的跨跃。

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推动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战略计划,为浙江创新发展锚定航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深入落实该项计划,引进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与浙江大学三方共建国际合作创新载体——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纳米院”),并于2007年成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这一战略性布局,既为浙江引入了国际前沿科研资源与创新理念,更开启了浙江以开放协同模式推进自主创新的全新篇章。

建院以来,纳米院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制定的发展方针,立足国家战略,发挥浙江省产业优势,面向国际纳米创新与发展、国际科技转化与交流、科技投资与产业化,致力于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创新研发,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引领产业发展,在纳米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用硬核实力书写了浙江科创的精彩篇章。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纳米院已承担完成了151项前瞻性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72项以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研发合作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二等奖22项;累计发表论文813篇,其中SCI收录55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96项。针对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纳米院通过国际合作、产学研联合等多重机制,在重大疾病诊断、信息技术、国防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性突破,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打破20余项国际技术垄断,实现进口产品替代40余项,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带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超百亿元。

通过二十年探索,纳米院成功构建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机制,同时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步伐,通过设立跨国创新工作站等系列举措,深化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及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既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也为抢占全球纳米科技制高点、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战略支撑。

纳米院的发展历程是浙江乃至全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在浙江先行的生动实践,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浙江实践方案。

面向“十五五”,纳米院将紧扣“创新浙江”建设要求,坚守科技创新的核心使命,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多贡献。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